芒果獎全國季軍游濱綺:探索機能住宅的各種可能性
作者 : 南陽裝修? ?發布時間 : 2020-02-28 20:38:40
與這個世界交手多年,你是否光彩依舊,興致盎然?——奧斯卡·王爾德
作為2019芒果獎全國季軍得主,臺灣設計師游濱綺正是一位忠于自我,又不斷突破自我的成功設計師。
我喜歡創作不同的空間設計,并讓這一切符合使用者的觀感與需求。而在眾多的項目中,每每都得轉換自我的不同情境,恰當的敘述每個空間的故事性,在時間與空間之間不停的往復與轉換。
所以我認為我是一個旅行者,在訴說著每個空間的故事,背著圖文尺標,用設計這個載具紀錄著空間與時間的變化,書寫著一本又一本的旅行日記。
——游濱綺
工業設計、產品設計、家具、開發汽車機車零件、玩車、下賽道、閱讀。
“我的設計沒有特定的設計語言及風格,因為這會降低設計者的創造力,扼殺創新和探索的機會。我的設計哲學是希望每一件作品都是獨特的。通過這次大膽的實驗性作品,探索機能住宅各方面的可能性,由一種態度的堅持,尋求不同的生活模式,這是我所追求的。”公共區域用流線型的柱子和簾幕,分為客廳,餐廳,吧臺和鋼琴幾個區域,沒有明確界定,甚至刻意模糊區域,讓空間更具延展性。天花板上蛋形設計,有如太空艙的造型,呼應未來感空間。用3D模擬操作空間概念,包括隔間、吧臺、家具、收納柜體都使用開模,包括四種材質:石膏、玻璃鋼、超強度混凝土、混合材質。考慮方便清潔保養,表層刷上汽車金屬漆,隨機的菱格紋為空間帶來生命力及豐富度。地板使用環氧樹脂及耐磨性佳的高盤多摩,雖是純白色系的空間卻因材質變化,而有不同層次的表情。各位評委老師,臺下的設計師,大家中午好!我帶來這個作品叫做:自然不造作,生命的延續。為什么要這樣說呢?是因為這個業主當初給我的想法和概念是蠻多元的。他也是資深的前輩,是大概80歲高齡的長輩。
他為什么要讓我創造出這么多元且沖突性高的作品呢,是因為我之前做過他幾個家的案例。他跟我講他什么都有了,以他現在的年齡他需要獲得一些什么,所以才有了這個作品的延續。這個作品的技巧性會比較高一點,我琢磨空間形體和構造是不斷的從0到1,用這種方式不斷辯證,去反思形體塑造以及室內光影的變化。
我在想怎樣讓空間變成一個畫面,讓它有一個永恒的效果呈現。我研究了一些植物的生長過程,以及生與死的空間情境的衍生。下面這張圖是繆斯女神屋檐上一個輕飄的木構架,左手扶靠破碎的羅馬柱,代表著生與死永恒延續這件事。
通過電腦的計算方式把整個場域空間連接呈現出來,在每一個節點的部分用17世紀哲學家安海姆的物件轉磁場理論,在每一個節點上做一個磁場力度的轉換。這些力度轉換是動線密集程度,這些密集程度與動線連接造就空間形體上的塑造,有點像骨骼跟皮層的關系,因為骨骼連動,皮層外表也隨之變化。我剛才一直陶醉在你在陶醉的之中,一個設計師能這樣全力創作,我相信你是很陶醉其中的。從研究模型制作、數據搜集,這幾塊做的都非常到位。從數據到想法你真正把它完成了。當然我更好奇的是業主是80歲高齡,我在想他要的應該不是居住的空間,而是類似比較獨特的博物館。我覺得在建筑板塊也好,室內板塊也好,標新立異的空間展現對設計師很有吸引力。但是你會看到這種沖擊現在已經開始漫漫回到生活。評委唐忠漢點接著何老師的話,這個案子做的非常完整,從空間把握和技巧性來講都是非常完美的。可是中間有幾個沖突點,第一個是業主是80歲的老人,第二個是空間很小,但你用了極復雜的形式來完成它。聽完你的講述我覺得你拳打的天下無敵,你這個技術的部分,已經非常高超。如果你沒有講業主是80歲,我沒有看到平面圖的話,我會給你滿分。但是因為有了這兩點,我覺得只要稍微理解真正設計的目的就會發現,它不止是形式的停留,更重要的是要完成生活等等這些問題。不過覺得還是非常棒的作品,這是沒話講的。評委韓曉嵐點評其實在剛才兩位老師點評之前我就在想:這個空間是干嘛用的,是居住還是展示?剛剛兩位老師都說到了,我也有一個疑問,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什么?是為了完成設計師設計夢想的追求,還是說它的實用性,這是每一位設計師要思考的問題。對于我來說,作為一個使用者來說,東西在它該在的位置,看起來舒服,這就是好的設計。客觀講這是一個有些爭議的作品,從作品的完成度來說,很完美,但回歸生活,作為使用空間來說,又難免讓人產生疑問。
一邊倒的輿論聲音未必是好事。允許分歧,允許爭議,并在這些爭議和分歧中尋求平衡點,而這個平衡點將是帶領行業向前發展的最好推動力。